汽缸頭和活塞頂平面之間的空間部分叫燃燒室,在引擎運轉時,進排汽門時而開啟、時而關閉,與此同時,活塞不斷地上下運動,所以燃燒室的形狀也是不斷變化著,但一般所指的燃燒室有其特定概念,即在活塞上止點時,汽缸頭和活塞頂平面之間的空間部分叫燃燒室。

燃燒室 (1).JPG

燃燒室 (2).JPG

汽缸頭上凹三角的空間就是燃燒室,其上還看得到進排汽門,汽油就是在此空間裡進行燃燒與爆炸的,為了使燃燒能夠完全,火星塞安裝的位置通常在中央點。

為了提高發動機的性能,設計燃燒室時,最主要的課題就是增加引擎的進氣量,讓空氣與汽油能充分的混合,使混合氣在點燃瞬間能全部迅速地燃燒完全,要達到此目的,燃燒室的形狀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。此外,燃燒室的空間大小,也影響著引擎的壓縮比,燃燒室愈小,壓縮比愈大,反之則壓縮比愈小,為獲得較高的燃爆壓力,而縮小燃燒室,提高壓縮比的辦法不見得是好事,因為伴隨而來的是爆震與較高的燃燒溫度,相對引擎內部零件就須使用強度更好的材質,會增加成本。

燃燒室 (3).jpg

採用缸內直噴系統的燃燒室上,除了需安裝火星塞外,還要保留噴油嘴的位置,而噴油嘴的固定位置就不局限於頂部中央區域,但如果採用側面噴油的話,活塞頂部就要有特殊的渦流設計,如此採能使油氣充分混合,燃燒才能完全。

理想的燃燒室形狀應符合以下各項基本要求:

1.火星塞點火後,為使混合氣儘可能快地全部燃燒完了,首先應使火焰傳播距離儘可能相等,因此火星塞佈置的位置應該在燃燒室中間。

2.應儘可能地減少燃燒室內的凸凹形狀,因為這些形狀影響火焰的順利傳播,為此盡可能使用平頂活塞。

3.應使燃燒產生的劇烈爆炸推力,全都轉化為推動活塞下行的力,為此必須減小燃燒室的熱損失,也就是燃燒室應具有合適的容積比,降低燃燒室的容積比可以減少燃燒室的熱損失,因此應儘可能採用淺蓬型燃燒室,同時適當地減小進排汽門之間的角度。

4. 燃燒室需提高進排氣的換氣效率,同時促使進氣產生渦流與活塞擠氣效應,為此燃燒室應保留適當的擠氣面積,並使用多汽門設計。

燃燒室 (4)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89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